當 AI 比人更懂人情世故:2024年研究揭示 ChatGPT-4 的社會智能完勝人類心理學家

想像一下,當你向朋友或諮商師傾訴煩惱時,你最渴望的是什麼?

無非是「被理解」。那種捕捉你情緒、洞悉你未說出口的話、並給予恰當回應的能力,我們稱之為「社會智能」(Social Intelligence)。長久以來,我們認為這種複雜且充滿人性的能力是人類獨有的,特別是心理學家或諮商師是這方面的專家。但如果, AI 不僅能做到,甚至做得比專家更好呢?這篇發表在期刊《心理學前沿》(Frontiers in Psychology)的研究,證實假設已經成真。

|一場 AI 與人類的對決|

為回答「AI 的社會智能是否已能媲美人類?」這個問題,沙烏地阿拉伯哈立德國王大學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場測試。

  • 人類代表: 180 位主修心理諮商的學生,分為學士與博士兩組 2。
  • AI 挑戰者: 三個主流大型語言模型 — — ChatGPT-4、Microsoft Bing,以及 Google Bard 3。

所有「參賽者」都完成了同一份標準化的社會智能量表,該量表包含 64 個情境題,評估個體「判斷人類行為的準確性」與「在社交場合中做出最佳決策的能力」。

|比賽結果|

  • 冠軍 — ChatGPT-4: 獲得 59 分,其表現超越了 100% 的人類參與者,無論是博士還是學士。
  • 亞軍 — Microsoft Bing: 獲得 48 分,超越了 90% 的學士級學生,以及 50% 的博士級專家。
  • 季軍 — Google Bard: 獲得 40 分,表現與學士級學生相當,但有 90% 的博士生表現優於它。

簡單來說,AI 不僅追上了人類,ChatGPT-4甚至達到了人類專家難以企及的高度。根據這項研究,AI 模型的社會智能排名依序是: ChatGPT-4 > Bing > Google Bard

|這意味著什麼|

這項研究的結果,預示著心理健康領域乃至整個社會可能的變革:

  1. AI 將成為強大的治療輔助者: AI 在理解情感與社會行為方面的發展極其迅速。未來,AI 將能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輔助心理治療師,提供更精準的洞察。
  2. 專業角色的轉變而非取代: 心理學家不會因此失業,但他們的角色必須演變。未來的專家需要學會如何駕馭、管理並與這些強大的 AI 工具協作,將心力投入到更需要人性溫度的環節。
  3. 倫理與風險的挑戰浮現: 我們必須建立新的倫理規範來處理 AI 諮商中的保密性、同理心與案主權利等議題。此外,過度依賴 AI 可能存在風險,例如在評估自殺風險時,AI 可能會低估真實的危險程度。

結語:我們在人機協作的新起點

這篇研究說明「理解他人」的人類能力,已不再是”人類”的專利。我們站在一個關鍵的路口。未來,心理治療室裡可能不再只有一位治療師,而是一個由人類專家與 AI 助手組成的「混搭團隊」。我們必須在技術帶來的高效率與便利性的同時,也要為潛在的風險與倫理問題,建立起堅固的防線。

研究論文出處

  • 標題: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ocial intelligence: preliminary comparison study between AI models and psychologists
  • 作者: Sufyan, N. S., Fadhel, F. H., Alkhathami, S. S., & Mukhadi, J. Y. A.
  • 期刊: Frontiers in Psychology, 15, 1353022.
  • 發表日期: 2024年2月2日
  • DOI: 10.3389/fpsyg.2024.1353022
  • 原文連結: https://www.frontiersin.org/articles/10.3389/fpsyg.2024.1353022/full

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ttps://medium.com on October 5, 2025.

Leave a Reply